薯类淀粉加工的副产物主要是薯渣、黄粉(以蛋白质为主)、细胞液及废水。这些物质中含干物质量占薯块干物质量的40 %左右。
干薯渣中含有50 %左右的淀粉,15 %以上的纤维,3 %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,10 %左右的果胶等。
细胞液的产量为薯重的50 %--55 %。细胞液中的干物质浓度为45 %--70 %,其中40 %左右为含氮化合物,25 %左右为可溶性碳水化合物,20 %左右为矿物质。除此之外,细胞液中还含有少量的有机酸、微量元素、维生素及其它物质,在马铃薯中约有80 %的含氮物质及60 %以上的矿物质转移到细胞液中。
在国外,细胞液被作为珍贵的物质加以开发利用,在薯块被粉碎之后立即把细胞液中分离出来,然后再加水对淀粉浆料进行洗涤。把分离出来的细胞液进一步加工制成各种产品,剩余废水灌溉农田。
我国对副产物的利用,目前仅限于废薯渣,对细胞液并未单独分离加以利用,而是将细胞液和废水一起排掉,这不仅是一种资源浪费,而且易造成环境污染。今后应改革淀粉加工工艺,重视淀粉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。
近年来,我国农村对薯类淀粉加工中副产物的利用情况是:
1.薯渣及黄粉作为饲料喂猪或喂牛,浆水排掉(只有少数户用少量浓浆喂牛)。
2.大型淀粉厂则是将薯渣脱水干燥作为酿酒、制酒精和柠檬酸的工业原料。
不难看出,我国对薯类淀粉加工副产品的利用是不充分的,尚有很大潜力可挖。固德威薯业根据国内外的一些经验及薯区农村生产条件,介绍几种实用技术,供参考!
1.薯渣制蛋白饲料 (薯渣里蛋白质含量较少,一般只有2 %左右,通过加工转化,可使蛋白质含量提高到15 %--20 %)
①甘薯渣制蛋白质饲料
原料:新鲜薯渣、尿素、硫酸铵、磷酸二氢钾、发酵菌种子。
工艺流程:鲜渣—拌入发酵菌种和无机氮源—发酵、增加无机氮源—烘干—包装
②马铃薯渣制蛋白饲料
1)薯渣与细胞液混合湿饲料
2)干薯渣与细胞液蛋白质凝块混合干饲料
3)蛋白质饲料和糖---蛋白质水解物
③木薯渣制蛋白饲料
原料:木薯渣、统糠、黑曲霉与白地霉菌种。
工艺流程:木薯渣与统糠混合料灭菌—接种—发酵—干燥
2.薯渣酿酒 (薯类渣里边淀粉含量占干物质重的45%--55%,淀粉结构疏松,有利蒸煮糊化。用薯渣酿酒,不仅出酒率高,而且可以使薯渣得到充分利用)
①薯渣制白酒
原料:薯渣、曲。薯渣要选择色鲜、干净、干燥、无霉变的薯渣,粉碎成粉末使用。
加工流程:原料粉碎---蒸煮—拌曲发酵—蒸馏—成品
②薯渣制黄酒
原料:鲜薯渣、大曲、小茴香、花椒、竹叶、陈皮等。
加工流程:原料—煮熟—冷却—拌曲—发酵—蒸馏—压滤—陈酿
3.薯渣酿醋
原料:甘薯渣、麦曲、食盐等
工艺流程:原料处理—拌曲—发酵与醋化—下盐—淋醋—陈酿—包装杀菌
固德威薯业机械
咨询电话:185 6715 8537 (微信同号)
美彩国际美彩国际